构建新蓝海,扬帆新征程。
福州丝路海港城如火如荼。
这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有罗源湾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闽江口港区。“公、铁、海多式联运”四通八达,千亿港口加速崛起;
这里工业基础雄厚,拥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千亿级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千亿级绿色高端钢铁工业城、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枝繁叶茂,挺起了福州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这里营商环境优越,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干部群众激情澎湃,惠企政策精准到位,为福州打造“新蓝海”的梦想增添了动力……
凯阳,风在吹,帆在扬。作为福州重点建设的六大城市之一,丝路海港城建设如火如荼,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美好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源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基地日益壮大。游永健摄
同城联动,开放口岸,普遍接入。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因为香港而繁荣。港口物流是工业和贸易的重要支撑,也是丝绸之路海港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日前,总投资约77.23亿元的福州港后方铁路通道都武至张琳至头堡段获批与全国铁路网接轨,计划10月开工建设。丝绸之路海港城可门港区交通网络建设全面铺开,“铁路、海运多式联运”发展格局初显。一个亿吨大港的迅速崛起,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丝路海港城建设全速推进,港城联动跑出“加速度”:江阴港区6号泊位已具备靠泊条件,7号泊位工程已完成码头主体水工结构施工,将建设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港区新增内贸航线条;罗源湾港区实现了南北常态化直航,南北港区周转距离缩短1.5小时;国务院批准福州港扩大罗源湾港区于霞岛周边作业区,罗源湾南岸连江可门港区全面对外开放…福州港已步入“大港时代”。
目前,丝路海港城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0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6个。今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8亿吨,同比增长8.4%,航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完整的集疏运体系和发达的多式联运网络,形成了持续、集约、规模化的发展格局。
临港产业发展强劲,稳健而深远
港口建成后,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丝路海港城继续深化陆海联动,高处定居、新地布局,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临港产业城、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千亿级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城。
在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基地正在强势崛起,朝着“建设千亿级世界级化工新材料区”的目标加速推进:福清思佳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已开工,将建成全国首个上下游产业链多工艺、环保型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国家实验室,打造全球最大空密闭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作为中国最大的珠光材料生产商,坤彩科技的珠光材料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公司年产20万吨钛白粉和氧化铁已投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第三代钛白粉提取工艺认证。坤财科技成为行业新技术的引领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连江科门,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生机勃勃:申元新材料集成产业园百万吨聚酰胺集成项目发挥强大的“磁吸效应”,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同时衍生出半导体原料、纺织服装新材料、汽车产业链配套等多种新材料项目;湿法电子化学品、BOPA薄膜等项目引入港区,建成恒诚年产22万吨聚酰胺、恒聚年产7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等项目,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连锁发展格局。
在罗源,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基地茁壮成长:宝钢德胜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顺利投产,生产300系列、400系列、优特钢等高端不锈钢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空、家电、汽车等领域。,构建更高质量的价值链和生态圈;罗民光二期工程已投入热负荷试验,新建H型钢生产线填补了福建省大中型H型钢生产线的空白。全部投产后,将形成130万吨的年产能,年利税超过6.5亿元。钢铁产业下游项目绿色环保抗菌不锈钢管材管件项目落地,为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基地打造升值空空间。
“丝路海港城将立足港口优势,以产业链模式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临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风电设备、新型建材、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使之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福州市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说。
商业环境帮助项目提高质量和效率。
种梧桐树会吸引凤凰栖息。
拥有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8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罗源湾经济开发区、廉江经济开发区可门园区等多个省级开发区。丝路海港城临港产业不断集聚,科技创新“严阵”展翅高飞,为福州先进制造业提供力量。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建设了中国首个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和华为全球首个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着力打造物联网产业创新生态圈;福州台商投资区,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优势、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区位优势、台湾先行先试的优势,为福州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故乡城市提供平台。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福州市袁弘投资区)以食品产业为核心,以“科工贸一体化”为发展思路,以袁弘国际食品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食品产业生态链和大宗食材供应链,全力推进“中印尼两园”建设……丝路海港城载体多元化,成为推动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凤凰安居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大企业、好企业纷至沓来。
从项目签约到项目正式开工只需要34天!这种“福州速度”得到了福建东恒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一次又一次的称赞。这是项目所在地丝路海港城罗源支行实施“五轮驱动”招商机制,在产业调研、精准招商、土地整理、审批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提质增效的结果。“我们通过‘腾笼换鸟’政策盘活了闲置地块,创新了土地预审机制。要素保障部门在土地挂牌阶段提前介入,做到‘交地即开工,征地即领证’,推动项目建设跑起来。”丝路海港城罗源分指挥部负责人说。
福清市紧跟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出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考核内容,在项目用地拆迁、项目审批、建设程序、惠企政策落实等多个环节构建服务链,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推动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产业链发展。变强,助力丝绸之路海港城加快建设。
连江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干部下沉一线,组建重点项目建设、产业投融资保障等六大行动组,与工业和信息化、林业、资源规划、发展改革等部门合作,形成“1+6+N”联防体系,提供“贴身”服务,及时解决丝路海港城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阻滞。
无边无际,扬帆却信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效率、效能和效益,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港口物流等产业延伸壮大链条,加快建设丝绸之路海港城,切实回答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考题,迎接党的20大胜利召开。”福州建设丝绸之路海港城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链接
快速浏览丝绸之路海港城的工业亮点
福州丝路海港城拥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打造了千亿现代化港口产业城、千亿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城、千亿新材料产业集群。涵盖新型显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光电信息、新能源产业、绿色冶金新材料产业、纺织功能新材料产业、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风电设备、新型建筑材料、现代海洋工程装备、绿色食品产业等。、TPV电子、富光、福耀集团、宝钢德胜、沈恒集团、中经石化、昆材科技、海峡发电等纷纷扎堆。(记者任思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