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摄影萧全>:
只有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才懂得向别人示爱。
一个
三毛1943年生于重庆。动荡的时代让她从重庆搬到南京,最后搬到台湾省。
童年的流浪从一开始就预示着三毛注定要过流浪的生活。流浪是她人生中的劫。
三毛的真名叫陈懋平。当她三岁的时候,她觉得“毛”这个词很难写,所以她干脆自己写了陈平。父亲说:“你可以简单地叫陈平。”
在她的童年,她是快乐的。此时的三毛,又名陈平,有了小女孩的俏皮和灵气。
她经常和姐姐一起读《福尔摩斯》,讨论侦探调查的细节;作为二姐,我会和弟弟斗嘴,管教他。
人总是有理想的。
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孩子们的理想是行医济世或当一名好警察。三毛不一样。三毛写道:“长大后,我要当拾荒者。”
老师气得大骂:“既然你做梦都在捡垃圾,那你就不用学习了。滚出去!”
在老师的“傲慢”逼迫下,三毛被迫将自己表面的理想换成了医生,但她内心还是向往着拾荒者。
三毛喜欢文学。每次遇到讨厌的数学课,她都偷偷在底下看书。
所以中学时三毛偏科,数学成绩极差,却靠着背课后题的小聪明考了几个满分。老师怀疑她作弊,扔给她一套难的试卷。
老师用刷子在她的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圈。黑色的墨水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来,流进三毛的嘴里。
在笑声中,三毛的防线崩溃了,她变得敏感自闭,不愿见人。
后来得了自闭症,休学7年。自闭症期间,三毛第二次自杀(第一次是在她8岁的时候,想尝试死亡的滋味)。幸运的是,她得救了。
因为沉迷于三毛流浪,她随便给自己起了个笔名——三毛。
这个名字似乎也暗示了她的人生方向——一直流浪,流浪到很远的地方。
从此流浪真的成了她的宿命,自由,也成了她生活的代名词。
如果没有少年时老师的侮辱,也许今天的文学史上就会少了一个叫三毛的女人。
2
休学七年,三毛重返校园。她焦躁不安,勇敢地追上了高冷男神梁光明。
恋爱三年,三毛想结婚,结果被拒绝了。他们大吵了一架,分手了。
1967年,三毛去西班牙留学,开始了余生的流浪生活。
三毛会认识荷西,在西班牙,因为荷西是他哥哥。
当时三毛正在西班牙的一所修女学校学习,她的哥哥荷西是她的朋友,她有一部分是为了圣诞节。
荷西遇到三毛后,念念不忘,跑到修女学校找她。
天天看着荷西,我半开玩笑地跟三毛说:“我表哥又来了!”
在西班牙语中,表弟的意思是模棱两可的,大概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某人”。
三毛下楼问他:“哎,你怎么天天来?”
荷西说:“我每天都想见到你。”
从口袋里掏出十四块钱:“你看,我有十四块钱,一张电影票七块钱,刚好够两个人用。我们去看电影吧。”
三毛说:“好吧。”
荷西说:“但是,我没有钱坐公共汽车。我们必须走路。”
三毛说:“好吧。”
几次出门后,荷西说:
“Ehco,你等我六年,四年大学,两年兵役。那我就嫁给你,我天天出去挣钱,你在家做饭等我回来,好不好?”
三毛很感动,但没同意:
“我比你大六岁。你太严肃了。如果我不信守承诺,对你不公平。以后不要来找我……”
荷西说:“我不再找你了,可是你答应过要等我六年的……”
之后,荷西在大雪中拿着帽子,倒着跑,对着三毛挥手,明明快要哭了,还强装坚强:“再见Echo!再见回声!”
于是,荷西遵守诺言,从三毛的世界消失了。三毛也在近期离开了西班牙,从此和荷西断了消息。
三
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三毛。
六年了。整整六年,三毛经历了很多,也是她人生中灰暗的一段时间。
在过去的六年里,她去过西欧的许多国家,如东德、波兰、南斯拉夫、捷克共和国、丹麦等。,期间交了几个男朋友,但还是失败了。
她曾经全力接受了一个艺人的求婚,但是结婚的时候发现对方已经结婚了。
同年,她再次爱上了一位德国教授,他们甚至打算结婚。
然而,就在婚礼的前一天,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玩笑,她的未婚夫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
本该喜庆的婚礼变成了葬礼。
现实如此沉重,三毛甚至想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灰暗的人生。所以她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药。
三毛被救活后,变得异常冷静。她对她父亲说:
“不,我看见他了。我告诉了他我想说的一切。他说他有死的勇气,让我好好活着。”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婚夫的死也成了三毛人生的分水岭。
1972年,命运又一次将三毛送到西班牙,与她的孩子团聚。
她没想到,她以前的表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大胡子。
不变的是,他一见到她,就兴奋的把她拉回家:“Ehco,我有东西给你看。”
三毛去了他的房间,惊呆了:“你哪来的这么多我的照片?”
荷西说:“你给徐叔叔送去,我每次都拿一些去洗放大。”
三毛盯着墙上那些发黄的照片发呆。荷西解释,“你看,阳光太强了。我用百叶窗保护它们,但它们仍然是黄色的。照片被太阳晒得更暗更亮。”
三毛感动极了:“六年前,你想娶我。你还想不想?”
荷西说:“你要多少钱才能嫁个老公?”
三毛说:“不喜欢,千万富翁不嫁。”你看着顺眼,亿万富翁也会嫁。”
荷西说:“毕竟还是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道:“不尽然。如果是你,吃饱就行了。”
荷西说:“你吃很多吗?”
三毛道:“不多,不多。以后可以少吃点。”
在以后的访问中,当她提到荷西时,她总是像个女孩一样害羞而甜蜜:
“那时候我就觉得他是我一生一世的夫妻,以前的感情都不算。我成了这么纯洁的人,他老婆,这么纯洁的女人,也跟着他。”
荷西爱三毛,爱得疯狂彻底。
当三毛提出要去撒哈拉的时候,他放弃了原本优厚的工作,无言地申请了一份撒哈拉的工作。在三毛到来之前,他已经在撒哈拉等她了,愿意陪她去不毛之地。
三毛到了撒哈拉,接她的荷西对她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的怀里了。”
四
1973年7月,三毛和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登记结婚。
没有鲜花,没有戒指,没有盛大的排场,荷西只拿出一对苍白的骆驼头骨作为结婚礼物。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在沙漠中找到一个完整的头骨。它看起来非常可怕。三毛看到了,却异常高兴:“好豪华,好豪华,不愧是我的知音。”
结婚后,一个床垫,一个草席,一个锅,四个菜,组成了两个人的家庭。
荷西有很大的责任去赚钱养家,所以三毛在家门口捡一些垃圾与丈夫分享。
当他们处于紧要关头时,何塞会尽力为三毛创造惊喜。
和三毛花一样,荷西在经济最差的时候还在想这件事。百合一上市,他立马给三毛买了一束。
看着激动的丈夫,三毛突然失控了。她把百合花扔在地上,责怪荷西乱花钱。
荷西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花,红着眼睛。
后来三毛抱着荷西,向他道歉。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提起过。她说一小束百合是荷西对我的爱。
不妥协,不阻拦,因为爱,所以他们要共进退。
生活这么拮据,别人也不敢催她写(主要是怕她不开心就不写了),三毛自己却放弃了写作。
这是为什么呢?
连三毛的父母都问:“你为什么要放弃写作?”
三毛淡淡地说,“因为荷西…荷西想睡觉。”
三毛习惯晚上写作,白天睡觉。
用三毛的话说:
虽然我妈说写作和荷西睡觉是可以兼顾的两件事,但我还是不写。写作不是最重要的,我的写作是我的爱情观。如果写作干扰了我的生活,那我就先不写了。
撒哈拉没有像样的娱乐,三毛就去偷看沙漠里的女人洗澡。最后她面不改色的撒了谎,责怪无辜的日本人。
为了好看鱼化石,她可以和荷西一起避开宵禁,驱车数百公里,在茫茫沙漠中搜寻无价之宝;
住在沙漠里,难免会有困难。为了补贴家用,她和荷西做业余渔民,最后花了十二倍的价钱,享用他们钓到的鱼。
……
在我看来,荷西和三毛是命中注定的一对。
一个有着无穷想法的浪漫女人,一个愿意陪着爱人疯狂的痴情男人,这样相投的爱情有点甜蜜,令人羡慕。
五
1979年中秋节前后,荷西意外去世…
她一直盯着荷西的尸体,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擦拭,连眼睛都不愿意眨一下。
似乎下一秒,荷西就会突然醒悟,大笑着说:“哈哈,你怕了。我跟你开玩笑呢!”
她的眼泪和荷西的血混在了一起,从此,世界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在埋葬了荷西之后,她这样说:“被埋葬的是你和我。走的是我们。”
荷西没有三毛,撒哈拉沙漠没有骆驼,那是漫天飞舞的孤独。
从此,三毛又开始了流浪世界,放逐自己。
六
1989年,三毛因为和自己长得很像的“西北民歌之父”王而想再爱。
两个人相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浪漫。有人说三毛和王之间有爱情,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两个恶业之人之间心连心的怜惜。
在西北,一个47岁的女人和一个77岁的男人因为艺术上的共鸣,一见如故。
三毛王的才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台湾后,两人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
也许她孤独了太久。三毛修改完《滚滚红尘》的剧本,拎着行李飞到乌鲁木齐,决定和王共度余生。
然而,30岁的年龄差距让望而却步。他拒绝了三毛的示爱,也做出了三毛在荷西之后唯一的举动,以孤独告终。
三毛死后六天,王为她写了一首诗《等待》,随后王皈依佛门。
直到1995年,在《往事如烟》中,一个小女孩问王,“你为什么不回应她?”
王说,“她喜欢我的歌,我也喜欢她的作品。这种感觉和男女之间的感觉不一样。”
1991年1月4日,台北荣民总医院医护人员晨间查房,发现三毛已在病房卫生间马桶上方的铁钩上用上吊自杀。她只有48岁。
要知道,铁钩的高度等于三毛,卫生间还有马桶扶手。任何一个有一点求生想法的人,都可以立刻抓住扶手,保命。
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自杀。也许,她只是想和荷西约个时间。
不知道天上的百合花是否盛开。28年后,我只希望这个浪漫自由的女孩已经和她留着胡子的丈夫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