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在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
也要调整心情,抚慰心灵。
做好心理保护,保护身心健康。
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
接受负面情绪。认识到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要自责或责怪或抱怨别人。
学习放松技巧。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音乐放松和正念冥想。
善用社会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或朋友沟通,缓解不良情绪,帮助他们处理不良情绪,从而帮助自己和他人。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注意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而自己又无法解决,就要及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压力如何影响睡眠?
避免熬夜,适量运动,保证身心健康。
你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训练等来降低身心的焦虑程度。
睡前不要过多关注疫情信息,以免影响睡眠质量;睡觉前用热水泡脚。
如何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保护?
家长要和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安排好学习、锻炼、家务、亲子游戏等。有计划、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劳逸结合。
用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绘画)帮助孩子理解病毒和疾病的概念。
减少家长的负面情绪,增加亲子互动,和孩子一起营造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
如何帮助老人做心理保护?
保持过去老人的作息规律,防止白天睡太久导致的失眠和焦虑。
并且家庭照顾者要积极关注老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保障老人的娱乐生活,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
家庭健康监测时如何调整心态?
在家里进行健康监测期间,可能会引起暂时的恐慌和混乱,这是我们对“突发情况”的正常反应。学会调整自己,尽快适应环境。
1.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安排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
2.深究一件事。看书,听音乐,练习书法,学习一项新技能,享受这个过程。
3.找到一种支撑。你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通过互动,可以增进情感交流,与社会保持联系,获得支持。
4.进行锻炼。经常锻炼,特别是心烦的时候,可以做八段锦或者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可以用运动或者健身APP和朋友进行长途预约,一起锻炼身体。
5.试着思考一下。自我保健,写下今天发生的几件让自己平静或者开心的事,放在显眼的地方。把每一天都当成积蓄力量的机会,为更好的未来做准备。
一线防疫工作者和志愿者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恐慌。当你感到无法承受压力时,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合理安排工作,避免熬夜,保证必要的休息时间,尽量避免疲劳。
白云区部分镇街人文关怀热线
如果广大市民朋友在疫情期间有情绪、压力等心理需求,可拨打相关镇街人文关怀服务热线:
松州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
石井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白云湖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
石门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
同德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4006828525转1
黄石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
新市街
人性化服务热线:
、
唐静街
人文关怀(生命支持)服务热线:
顺小区
香港社区
海湾社区
白蓉社区
何仪社区
彝族社区
棠溪社区
围社区
水边社区
迪社区
沙北社区
汤西南社区
塘南社区
北机场社区
棠溪社区
西机场社区
和君街
人文关怀(生命支持)服务热线:
、、
、
嘉禾街
贺龙街
-35972833
仁和镇
人性化服务热线:
、
钟落潭镇
人性化服务热线:
、、
金沙街
-28187423转1
云城街
人文关怀(生命支持)服务热线:
小港东安社区
小港南社区
小岗德鹏小区
小港北小区
小刚花园俱乐部
莲园桥社区
齐社区
珍珠社区
童杰
人文关怀(生命支持)服务热线:
、
清新区太和镇
桂龙街
人文关怀(生命支持)服务热线:
、
(以上通话会根据情况动态调整)
资料来源:白云区古镇街道卫生委员会
编辑:黄敏如
审核:王玲
审查:林梅芳
由刘海宇发行
白云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