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剧本一部:
暗恋桃花源,如梦如幻
1.桃花源暗恋
看到十几年前表演工作坊的视频,包括剧场版和电影版,我都惊呆了。前几天看剧本,一切都变得清晰了。
结构很清晰,节奏很明快,没有冗余,没有炫耀,没有神秘感。一切都恰到好处,干净有效,言下之意和寓意马上就能感受到。符合剧场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不刻意求深刻,点的恰到好处。
传统内容很扎实,喜剧意图明显。每个演员都有突出的个性,这为演员提供了一个物理的表演空间。两部剧之间的张力,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了活力,相互辉映产生的互文效果,让人暗自会心一笑,频频点头。
经典与先锋,根植于传统文化又追求现代,创造与关怀观众感受,
既凝重又荒诞,又哭又笑,既醒目又含蓄地达到了艺术的平衡。
《暗恋桃花源》无疑是当代戏剧的典范。
2.像梦一样的梦
已经很多轮了,票价对我来说太贵了。这几年来,凑热闹的没完没了,就是看到好多演员,想想也挺好的。包括偶尔看到史航说,当他看到许晴出来,“似乎有光”,我相信他。
前一段把如梦如幻的剧本通读了一遍,比其他赖的剧本厚三倍多,但是读起来却出奇的轻松。赖老师不做让人看不懂的事,但看传说中神剧的剧本毫无障碍,还是让我纳闷。
通过环形剧场、多人扮演一角、时间空转换等剧场手法,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是一些具有时间感和哥特式风格的通俗小说,让人回想起一些经典的青楼故事和欧洲悬疑惊悚片。没有明显的错误,一切正常。
偶尔有一些称号称之为“史诗”。从它连续演出的时长,演出的方式,想象的剧场效果来看,看过的人都觉得“史诗”,我觉得这很正常。但就正文而言,我暗自认为,在不被剧场能量轰炸的从容中,分量还是轻了一点。
当然,这取决于每个人对史诗的不同理解,在考虑剧目时应该以剧场为标准。如果能达到简单文字的预期,那就更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