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初在北京举行。这是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在中国线下举办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引人关注。
到底什么是服务贸易?
哪些领域属于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和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往下看答案↓
贸易就在我们身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货物贸易中,我们花钱购买有形的货物。
服务贸易呢?其实交易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卖家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务。
比如我花钱给海外朋友寄了一箱防疫物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使用了邮政运输服务;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海外进口电影,享受了娱乐和文化服务。打开远程学习软件,跟使用教育服务的外教学英语…
世界贸易组织界定了服务贸易的12个主要领域,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和旅行相关服务、娱乐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卫生和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分销服务、环境服务和其他服务。
所以,服务贸易就在我们身边。
设立首届公共卫生防疫区服务贸易交易会综合展区,亮点颇多。
本届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以“1+8”的形式举办,即1个综合展和8个专题展。目前,各展区的布展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设置在国家会议中心的综合展区,汇集了服务贸易各领域的最新成果。
央视记者何畅:这是国家会议中心的一楼。这扇门后是一个综合展区,聚集了服务贸易12大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观众通过看展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服务贸易。
2020年,服务贸易博览会首次融入冬季运动板块。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跳台滑雪为主题设计的展区,展示了如何在赛后利用冬奥会的遗产。比如北京冬奥会专用模型,雪原造雪的造雪机,冰场维护冰面的浇冰车,还有这种将在高山滑雪场使用的缆车。所有这些设备都来自国际顶级供应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从项目管理到设计、施工、售后的完整解决方案。这也是服务贸易的特点——服务贸易。
央视记者何畅: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服务器,但是像这样带着球拍的全拟人化服务器机器人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个。用不同类型的球拍发球,包括球的旋转、速度、落点、频率都可以精确控制,就像用真人发球一样。同时,他可以通过双目视觉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训练者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让你知道你的演奏有什么问题。
央视记者何畅:这次服务贸易交易会还首次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专区。这些是同仁堂在新冠肺炎成立的海外中医防治专家组,以及给各国的中医预防药方。目前,像“一国一策”这样的针对性治疗项目已经帮助了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像药品这种有形的商品销往国外,那就是货物贸易,而如果像这样给国家开药方,这种无形的交易就是典型的服务贸易。
这幅动态数码卷轴长20米,高3米。它位于综合展区的文化服务区。长卷生动再现了17世纪初和明代大运河通州段的繁华景象。这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创新探索。
数字出版这个词乍听起来可能很陌生,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网络图书、网络杂志等等,都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
因此,服务贸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旅游服务、体育健身、教育医疗、信息通信等。
35项开放措施122项创新北京服务业进一步开放。
作为中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服务交易会。
优质服务企业正在向北京聚集,北京的成功经验也在不断向外界传递。
长安街延长线的最西端是百年首钢工业区。历经十年转型升级的首钢园区,是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点园区。目前正积极筹备参加2020年服务贸易交易会,计划以园区内的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跳台滑雪为主线,设计参展产品。
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郭小倩:我们将通过VR互动等形式,再现“跳台滑雪”赛事和“跳台滑雪光影秀”,展示奥运遗产的赛后利用。
十几年前,首钢为了给首都恢复蓝天,大规模搬迁。十年后,首钢公园与冬奥结缘,开始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当时无论是土地规划还是工厂改造,如此大规模的老厂改造都没有经验可循。北京下大力气让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在首钢园区生效。
2016年,北京冬奥组委落户首钢公园;2017年,北京正式将首钢园区定位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2019年初,加快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被列入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措施;同年8月,北京市五部门出台多项措施支持首钢园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得益于一系列创新精准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资本注入首钢园区。老工业园区开始恢复活力。
央视记者何畅:首钢园区在这个老工业遗迹的基础上建了一个“世界首映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吉祥物在这里举行。同时,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商业街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蓄势待发,将为首钢园区释放更多高端服务业。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晓明:放宽外资企业准入标准、大幅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方便外籍人才出入境等政策对首钢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北京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
外资企业“全周期”服务管理全国首创,国际人才申请永居“直通车”首创。五年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形成35项开放举措、122项开放创新成果,六批25项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国内首家外资控股飞机维修企业、首家外资控股证券机构、首家外商独资征信机构,一批新主体、新业态纷纷落地北京。
专利申请周期从三年缩短到一年以内,北京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
随着北京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发展也加快了。其中有一个“速度”,解决专利授权“等不起”的问题。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忠:按照通常的流程,申请一项发明专利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成长企业发展迅速,正常的审查流程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导致企业的知识产权难以得到及时保护。
这是一家从事云端智能机器人开发和运营的公司。专利申请周期长,他们深有感触。
某智能机器人RD企业知识产权高级总监王振凯:我们这个行业RD周期长,投入成本高;一个产品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花费数千万的研发成本。产品上市后,很容易被他人低成本仿冒。如果不能及时申请专利维权,企业会遭受很大损失。
近年来,北京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接,建设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绿色通道”,将专利申请周期从3年缩短至1年以内。五年来,一系列创新举措先行先试,北京服务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2019年,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8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将于9月初举办的2020年服务贸易交易会,无疑将把北京服务业的更多成果和优质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0服贸委执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市组织和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北京的服务贸易占全国服务贸易的五分之一以上。我们初步探索建立了适应服务经济特点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机制。把服务贸易交易会打造成中国扩大开放的主要窗口,与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一起,打造成全国外经贸三大展示平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曾佳佳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