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场的快速下跌,使得很多分级基金触发了下折,比如高铁B、重组B、互联网B、医疗B等等。分级B的折价确定后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仍然有很多盲目的投资者买入分级B,你意识到风险了吗?店主很担心。
在这里,等级掌柜将为您梳理下一级B的打折流程、投资要点、风险因素,让您“不被骗、不被骗”地投资B级。
(1)在折价附近投资分级B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分级基金的交易价格总会满足:“A价×份额比+B价×份额比=(1+整体折价溢价率)×母基金净值”,这意味着投资分级B需要关注三点:(1)母基金净值表现;(2)总体保险费率;(3)分级A是否存在超额收益;
因为指数分级基金母基金跟踪的股票指数,如:互联网指数、创业板指数、国企改革指数等。,那么它的净值会随着市场的下跌而下跌,随着市场的上涨而上涨。这是很合理很正常的事情。
当母基金和B类份额净值大幅下跌时,分级基金会触发下折机制。此时,至少有75%的A类份额的“本金”会折算到母基金中,分级A的投资者可以按照母基金净值变现。对于约定收益率相对较低的分级A,A类份额的折价率高达20%以上,因此分级基金的折价过程将为分级A提供15%以上的超额收益。这意味着:分级B除了母基金净值下降,还必须承担这部分损失。
此外,分级基金很多产品折价前的整体溢价率过高。比如高铁分级、重组分级、互联网分级折价前整体溢价率高达10%以上。下折后,由于分级B的杠杆率降低,分级B基金整体倾向于折价交易,因此分级B的投资者将不得不承担整体溢价率大幅下降的损失。
一般来说,临近折价,投资分级B应该“三避”:(1)避开整体溢价率过高的分级B;(2)高折价率的A级和高溢价率的B级;(3)分级B规避母基金短期下行风险。
掌柜提醒你,一定要记住以上三条原则!!
(二)分级基金的折价流程和风险点
在下折之前,购买分级B的投资者可以获得与其风险收益相适应的杠杆收益,即标的指数会大幅上涨,分级B也会大幅上涨;标的指数大跌,分级b也会大跌。
而T日分级基金已经折价,所以无论T+1分级标的指数是否大涨,都已经有了确定性的转换。
分级基金折价后,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会回落至0%左右,甚至会出现小幅整体折价(由于分级基金折价后分级基金的杠杆率大幅下降,分级基金倾向于整体折价交易)。因此,T日分级基金确定下折后,如果T+1分级整体溢价率过高,级别掌柜建议投资者不要碰这个分级b。
比如高铁B、重组B、互联网B等分级产品,在折价确定后的一个交易日,整体溢价率高达10%。B级完全被高估了。客官要是知道这些,就“不被忽悠,不被欺骗”了。
(3)为什么打了折之后账户里的份额减少了这么多?
分级基金采用标准的资产净值折现过程:
“折算前B级净值×投资者持有份额=折算后B级净值(1元)×折算后投资者持有份额”
如果分级B折价前的净值为0.20元,投资者持有10万份分级B份额,那么资产净值为2万元。折价后分级B的净值瞬间增加到1元,份额减少到2万份。这样才能保证折前后的资产净值不变。
(4)如果B级市场持续下跌,根本卖不出去。怎样才能把打折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如果市场上股票继续下跌,投资者肯定卖不出去,只能被动承担损失。但是,分级B和股票有很大的不同。投资者不仅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卖出分级B,还可以买入分级A并合并成一只母基金进行赎回和退出。
近期分级B连续下跌,投资者很难在二级市场直接卖出分级B规避风险。此时投资者可以等额买入分级A,并入母基金,然后根据母基金的赎回情况退出。
比如投资者持有10万股互联网B,由于标的指数前几天大跌,互联网B持续下跌无法出货,那么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T日买入10万股互联网A;t将每天合并10万个互联网A和10万个互联网B。T+1将获得20万份互联网指数基金按净值赎回,规避后续行情风险。
(5)投资分级B需要注意什么?
投资级B要“四看”:看标的指数有没有机会;第二,看杠杆率是多少;第三,看整体溢价率是否被高估;四,看是不是靠近下折。
分级基金是一个非常好的规避非系统性风险的杠杆指数工具。投资分级B的首要条件是判断分级B的标的指数是否有投资机会。只有在确定标的指数存在投资机会的基础上,才能开始选择合适的分级B,拟定分级B的投资策略。
杠杆率越高,风险越高,B越激进。在母基金整体折价溢价率不变,A类份额价格稳定的情况下,B类的合理涨跌幅为:
母基金净值的增减*价格杠杆
当然,如果投资者判断方向错误,杠杆率越高,亏损越大。
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过高,往往意味着分级B的溢价率被透支,存在回落风险。如果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过高,投资者看好标的指数的投资方向,那么最佳投资策略是购买分级母基金,拆分成A级和B级,卖出A级保留B级,比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B级便宜很多。
当分级B接近下折时,投资者要注意下折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要避开整体溢价率过高的分级B。(老虎财经潇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