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四库全书》(经典子集)精品版《百家争鸣》第三卷《庄子》时,第一次了解到我年轻时熟悉的一句话“鲲鹏展翅,翱翔万里”,原来出自庄子老师写的《行乐》一文。
以前,我只知道习语的“鲲鹏展翅”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前途无量的。我一直以为“鲲鹏”就是大鸟的意思。其实我过去的理解是对是错。
仔细看了庄老师写的《快乐旅行》,第一次明白了所谓的“坤”是北海的一条大鱼:【北冥中有一种鱼,名叫坤。我不知道这个坤有多大,但是它在千里之外。北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昆。坤很大。不知道有多少千里。)
鲲后来变成了一只鸟,名叫鹏。彭归来,不知其千里。愤怒的苍蝇,它的翅膀就像天上挂着的云。鲲又变成了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彭背千里长。当彭在风中上升和翱翔时,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地平线上的云。)
所以这句“鲲鹏展翅,飞向万里”的原意,应该是指北海出生的一条名叫鲲鹏的大鱼,在蜕变成一只名叫鹏的大鸟后,能飞上天空,自下而上地旋风般飞向万里。
至于北海是哪一个海,专家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的是指现在的渤海,有的是指贝加尔湖,有的是指里海,等等。我个人是瞎猜的。2300多年前“北明(北海)”出自庄老师之口,也许庄老师指的就是今天的北冰洋!因为在2300多年前,古人说他们所知道的“北冥”应该是指传说中的黑天海,在远离中国的最北端。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朝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还和老子一起被称为“老庄”。庄老师在23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活到83岁。在当时,他绝对是一个长寿的老人,这肯定和他一生追求和倡导的思想有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有很大关系。
终身提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庄子如何看待人的生死?
庄老师在《一代宗师》一文中有非常明确的论述:
【死命,命也;总是不分昼夜。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关系,但万物都是相爱的。人的生死是由命运注定的。就像昼夜交替一样正常。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些东西是人无法干涉的,是事物自身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关于人的生死问题,庄老师接着写道:
【老公大块大块的带我塑形,劳动我谋生,给我养老,带我死。所以,善我者生,善我者死。我的身体被大地托起,用生存来劳苦我的身体,用衰老来使我与世隔绝,用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你把我的生当做好事,你也可以把我的死当做好事。)
只是一生追求自由而无为的庄子如何看待人的生死。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在2300多年前的古代,古庄的老师都活到83岁。俗话说:鲲鹏展翅九万里,藐视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