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硬币总是有两面的。不要等它翻盘,才发现已经措手不及。
10月份以来,香港上市公司东风集团(HK:00489,以下简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被控股股东“东风汽车”多次增持。截至10月28日,东风汽车在东风汽车集团的持股比例升至68.02%;东风汽车表示,将适时继续增持。
不过,虽然增持频繁,但似乎力度并不大。截至记者发稿时,东风汽车持股比例变化未超过1%。
大股东增持是基于对上市公司发展的信心。对于东风汽车集团来说,确实需要打一针强心剂。虽然年产销规模300万辆,但目前市值只有300亿,相比同为国有的SAIC和广汽集团,或者说新的主流造车势力,相形见绌。
11月1日,一直震荡下行的东风汽车集团刷出52周最低3.53港元/股;相比最高点7.83港元/股,跌了一大半。
股市表现疲软是一面镜子,反映了群体在市场中的真实状态。这不免让关心东风的人愤怒。
东风日产全线收缩 东风本田险些“落榜”
今年前三季度,东风汽车集团共销售汽车188.1万辆,同比下降7%;其中,乘用车累计销售164.4万辆,同比增长3.7%;商用车共销售23.7万辆,同比大幅下降45.9%,继续严重拖累公司市场。
从目标完成情况来看,1-9月,集团乘用车业务完成率为56.8%,商用车业务完成率仅为41%。要完成全年目标,第四季度乘用车和商用车月均销量必须分别达到40万辆和10万辆;而这几乎是遥不可及的。
9月,东风汽车集团销售乘用车17.7万辆,不到40万辆的50%;只卖2万多辆商用车,差距更大。所以,这个宏伟目标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从今年各月的销量数据来看,东风汽车集团最高点1月份为30.4万辆,同比增长10%;但9月份销量为19.9万辆,同比下降10%;除了3-5月汽车行业集体低迷,9月表现最差。
子公司方面,东风有限前三季度销售汽车86.3万辆,同比下降11.1%;东风共销售51万辆,同比下降4.5%。这两家在集团中举足轻重的日系合资企业,去年同期为集团贡献了150万辆的销量,今年为137万辆,但仍占集团销量的70%以上。
其中,东风有限的乘用车业务和商用车业务均出现下滑。如东风日产(含启辰)完成约72万辆,同比下降6.9%;以轻型商用车和豪华品牌为主的股份制企业菲尼迪,累计同比跌幅超过30%。
不难看出,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无论是普通品牌还是高端品牌,东风日产前三季度都呈现出全线收缩的状态。
此外,东风本田虽然累计跌幅不到5%,但在集团内的表现要好于东风日产;但与同为起源的广汽本田相比,东风本田还是有一定的劣势。
2021年前三季度,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销售53.6万辆和54.9万辆,相差超过1万辆;但2022年前三季度,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的差距已经拉大到6万辆,不排除最后三个月差距继续拉大;与自身相比,广汽本田累计销量已超越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4%;东风本田还没打成平手。
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连续多月位居累计零售排行榜第13位的东风本田,1-9月跌至第14位,几乎跌出前15榜单,被一汽丰田和奇瑞汽车超越。
不可否认,随着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自主车企奋起直追,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合资车企靠几款经典车型躺着就能赚钱的安逸日子已经到头了。都说在传统燃油与新能源汽车互动竞争的洪流中,不进则退。
“万辆俱乐部”的酸甜苦辣
前段时间,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在巴黎车展上表示,可能会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继续力推“轻资产”模式。这对于逐渐回暖的神龙汽车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上市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DPCA共销售汽车90424辆,同比增长46%;10月,神龙汽车官方披露销量达14589辆,创下今年单月新纪录。由此来看,DPCA 1-10月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DPCA销量连续4个月保持万辆以上,成为集团销量版图上的一抹亮色。
如果是因为销量萎缩,被市场边缘化,就像之前的广汽菲克一样,实行“轻资产”模式确实无可厚非,但是蒸蒸日上的神龙汽车为什么要“轻资产”呢?
如果预言成真,DPCA过去两年的复苏将付之东流。
与DPCA相比,东风乘用车具有更强的市场表现。9月,东风乘用车销量达20454辆,首次突破2万辆大关;1-9月累计销售13.76万辆,同比增长80%。
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打造的新能源品牌,蓝兔9月交付2519辆。虽然远未达到1万辆,但确实是前三季度最高,今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万辆,达到13619辆;去年叠加基数较低,累计涨幅超过700%,在集团销量中无人能及。
但是全新的蓝兔还是来的有点晚,新能源赛道已经硝烟弥漫,对新品牌也不会手下留情。东风蓝兔依靠目前的交付量只能挤进第三梯队,依然徘徊在市场边缘。
自由,梦想家,追逐光明,蓝兔以自己车型的命名向外界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提是他能经得起风浪。11月1日,蓝兔公布10月最新销量数据为2553辆,仅比9月多34辆。
Views of Autoskline
有人说东风汽车集团可以考虑剥离商用车,单独上市。毕竟不同于乘用车市场的周期,商用车目前压力很大。也有人说新能源品牌要拿出来单独做。毕竟和传统的品牌打法不一样…这可能也是近年来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原因,登录资本市场更像是一次成功的“打卡”。
作为一家以商用车起家、有着“根深蒂固”传统的大型车企,东风汽车集团的转型必然充满挑战;而且多年合资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比如9月份东风合资纯电、石油、传统能源市场份额下降。
一枚硬币总是有两面的。不要等它翻盘,才发现已经措手不及。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永远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