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胡思乱想怎么办()

 问答     |      2022-11-18 15:34

  每天培养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在业余时间思考空。而过度的、无意义的思考,只会不断消耗自己的内在能量,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纠正思维的坏习惯。

  想象的危害

  心理学家做过调查,测试人群中内耗最高的三个因素。其中,白日梦、拖延症、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占据前三,约32.6%的人在做“白日梦”是为了内耗。

  即使我们的身体什么都不做,大脑的活跃思维也能让我们筋疲力尽。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总觉得“心累”,因为我们一直在“内耗”。

  即使我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很多计划,但是计划还没有开始。“今天午饭吃什么?”“明天穿什么衣服”之类的想法蜂拥而至,根本来不及和自己抗争。我们怎么会有时间完成这个计划呢?那么,如何才能缓解这种自我消耗的状态呢?

  建议一:活在当下。

  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无论是对未来的担忧还是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自己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而活在当下,才是我们活在现实中最好的方式。活在当下。当你害怕未知的时候,不要害怕犯错,因为只有当你错了的时候,你才能有新的机会。

  心理学上有一种思维训练。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挑战时,我们可以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仔细想想,你会发现最坏的结果和你内心的恐惧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其实恐惧是一种情绪,与事实无关。不愿实践的本质是害怕面对挑战后的失败。但是如果真的失败了会怎么样呢?大多数人都不会认真思考。事实上,大多数失败都没有后果。只有活在当下,你才能停止梦想。

  建议二: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喜欢胡思乱想,但是越想越容易患得患失。其实这是内心不安全感的表现。

  安全感的缺失会消耗你的精力,你会幻想很多没有发生的场景。比如对方不及时回短信,你会怀疑他是不是变心了。这样一来,你就很难感受到亲密关系的甜蜜和美好,也很难获得幸福的亲密关系。

  所以,我们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要及时提醒自己,“真的是这个原因吗?”还有其他可能吗?”

  每当你有不好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情绪?这种方法虽然很麻烦,但是可以大大改善思维的问题。

  这样一步步减少了自动化思维对我们的影响。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单纯的想象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真正完成一些目标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

  “想象”是现代人在物质满足后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适当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但若无其事只会给我们增加更多无形的负担。从今天开始,用以上两个建议来改变“想”的坏习惯。

  (此处添加了圈卡,请在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作者

  第一心理写作组神奇小

  参考资料:

  认知心理学导论

  微信官方账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