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会被惩罚吗?

 问答     |      2022-11-16 21:48

20221024112349_85427.jpg

1.选择有效的惩罚方式。能减少孩子不良行为的惩罚是有效的。有些老师喜欢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惩罚,以此来对付孩子不做作业的坏习惯。但是,这种惩罚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很乐意不在老师办公室做作业,所以可以说这种做法不是削弱而是强化了他们的坏习惯。如果一种惩罚方法没有减少或制止坏习惯,就不会起到真正的惩罚作用,也就不再可能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他们相应的坏习惯。“我真的帮不了他!”“我好生气!”等等。都是家长的口头禅,反映出家长的惩罚方式单调,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惩罚的效果。如果不良行为因惩罚而减少,说明孩子确实受到了惩罚。相反,应该尝试其他方法。

2.不要轻易使用惩罚。有些父母很容易打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不把被打当回事,再打也没用。所以,任何惩罚手段,即使有效,也不能用得太频繁,否则,当你真正需要的时候,就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3.奖惩并用。在从负面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从正面鼓励。惩罚本身并不能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如果他们想知道正确的方式,他们必须有耐心,告诉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一旦他们做到了,就会受到表扬和奖励。比如,在惩罚孩子在街上乱跑的时候,也要教会孩子在过马路之前先看看两边有没有过往的车。当一个孩子可以不在马路上跑,或者不用车过马路的时候,应该表扬他。这样,之前的惩罚就起到了作用。

4.及时受到惩罚。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等你爸爸(妈妈)回来再说。”"星期天我会和你算账的。"这种拖延会使惩罚失效,因为时间长了,孩子就不能从心理上把惩罚和做错事联系起来。行为会受到直接后果的控制,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所以,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惩罚孩子,越快越好。

5.解释后果。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不允许他做什么,如果他做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并把要求和后果说清楚。比如,你已经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再乱扔玩具,就不允许他再玩了。然后等孩子真的再乱丢玩具的时候,一定要说到做到,没收。不能做到雷声大雨点小,只吓唬孩子,而不真正执行,或者很少执行,这样只会助长孩子的坏习惯。所以,请按照家长说的去做。

6.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把孩子打死”,说孩子“没救了”,“永远改不了”,等等。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加气馁,对自己失去信心,责备他也无济于事。所以,在惩罚之后,要给孩子时间和机会去改正错误。惩罚时间拖得太久,孩子就无法表现出自己已经改正了错误。比如小刚,经常调皮捣蛋,放学不回家。他父亲把他关了一个月禁闭,禁止他出去玩。这个月,孩子没有机会表现出他学会了控制自己按时回家。反而经常偷偷出去玩。禁闭一结束,他就越来越像笼中鸟一样出去玩了。所以正确的惩罚应该是先阻止孩子两天出去玩,第三天再看他的表现。这样,孩子很快就会学会怎么做才能避免惩罚。当孩子能按时回家的时候,你可以对他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你会得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