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泛指卡拉什尼科夫步枪,是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一系列自动步枪。
据估计,这种枪的产量已超过1亿支,世界上有超过12个国家可以生产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及其仿制型号,包括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中国、德国、埃及、芬兰、匈牙利、伊拉克、以色列(galil步枪的衍生)、朝鲜、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南非(R4系列)和前南斯拉夫。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量产之初,使用的是7.62 39m43mm中威力子弹。经过4年的研发,1949年被苏联采用(AK-47突击步枪1型)。从1948年到1950年,AK47突击步枪带金属打孔盒被大量生产。到了1951年,AK47一号突击步枪被一种使用铣制弹壳的变体枪所取代,弹壳的生产方式也从冲压变成了机械加工。机械铣削加工的机壳优点是坚固,缺点是笨重,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使用铣壳的变体枪有两种,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枪托与壳的连接方式。另一种是1953年定型的第三型。该型AK-47主要改进了二型枪托的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弹壳的加工方法,便于批量生产。
卡拉什尼科夫从1953年到1954年对AK47进行了改进,最终定型为AKM。苏联军队在1959年开始装备它。AKM最大的特点是用冲压箱代替铣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新的打孔盒比AK-47的打孔盒和改装的铣盒都要轻。改进后的AKM仅重3.15kg,AKM已经成为产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AK突击步枪。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带铣壳的AK47在壳的两侧有一个轻加工的凹槽,这使得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