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清镇市湛杰镇西南部的平宝、平子、高宝,稻田资源丰富,传统杂交水稻种植普遍。2019年以来,湛杰镇结合三个村的自然条件、景观资源和产业特点,将三个村作为“优质稻生态养鱼”示范点,大力推广“稻田养鱼”模式,有效提高了稻田综合养殖的经济效益。
“稻田养鱼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生长方式,稻田可以提供昆虫和稻花香给鱼吃;鱼屎给水稻施有机肥,不仅提高了农田综合效益,还实现了资源与效益的有机结合。”街镇农业中心主任陈说。
2019年,平宝、平子、高宝三村实施稻田养鱼1400余亩,投放鲤鱼、草鱼等大众化食用鱼种。收获时,每亩稻田的鱼产量高达100公斤,因肉质肥美、肉香宜人而广受消费者好评。价格一度高达每公斤30元,但还是被抢走了。而且,优质水稻种植项目也实现了丰收。
“由于粮食种子和有机肥由江田智联公司免费提供,群众只需投入劳动力进行种植和日常管护。收获后,江天公司上门收购。去年收购单价是每斤2.5元,市场价只有1.5元。”平宝村党委书记刘敏说,稻田养鱼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光是种植优质水稻,老百姓每亩增收1500多元,加上“稻鱼”收入,每亩增收4000多元,真的是“一田两用,一亩两收”。
米优于鱼,鱼因米而贵。优质大米和“米花鱼”的双丰收,让人们尝到了稻田养鱼的甜头。稻田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农业生产模式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
2020年疫情好转后,湛杰镇在大力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的同时,深入群众现场,积极探索稻田养鱼意愿,同时宣传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测绘,结合三坝地区的实际情况,湛杰镇计划今年将平宝、平子、高宝村的生态养鱼规模扩大到3500亩。
6月初,为确保农户实现稻鱼双丰收,保障后期投放鱼苗工作的顺利开展,湛杰镇在平宝村开展了稻田养鱼培训,指导农户前期主要从田埂建设、鱼塘和鱼排建设、出入口设置防逃设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6月10日,湛杰镇在平宝村投放鱼苗4000公斤,涉及平宝村7个村民小组96户,共200亩稻田。
“目前我们正在和渔业公司协商鱼苗价格,争取在6月30日前完成剩余3200亩生态田的鱼苗投放。”陈说,鱼苗投放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田间指导力度,帮助群众养好鱼,并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买好鱼,保障群众致富增收。
在“优质稻生态养鱼”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湛杰镇把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稻田综合种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坚持贫困户全覆盖,着力培育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为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袁曾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