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面馆加盟锅面吧成为百万富翁

 创业加盟     |      2022-02-19 05:57

第一家店是靠卖给加盟商的概念开的。短短两年时间,一位名叫吴家彬的军队退休干部就把自己的“老磨坊”连锁店从上海开到了全国20多个城市,加盟店260多家,年零售总额7000多万元。这是个奇迹。

吴佳斌是军队里的英雄。他于1993年退伍。他出人意料地回到佳木斯市长虹村,成了一名“种田大户”。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在三年内获得了荣誉: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军队转业干部!与此同时,长虹村成了吴佳斌实现创业理想的试验田,他先后在这里开办了采石场、酿酒厂和矿泉水饮料公司。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读了很多书,开始关注企业CI形象设计。李宁和太阳神的成功故事不止一次让他兴奋。

1999年,吴佳斌通过持续经营和代理厨房产品,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挖出了“第一桶金”。这时,麦当劳成功采用的连锁经营模式开始进入他的视野,他开始酝酿连锁经营。

至少有三个因素促使吴佳斌下定决心做豆制品连锁。一是在一份工商部门查处地下豆制品窝点的报告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第二,恰在此时,一位韩国朋友给他带来了一台制作豆制品的机器;第三,作为东北人,他自然知道家乡盛产大豆的优势,他也知道:“东北的豆制品制作精良,口感极佳,尤其是老豆腐、豆浆、豆腐脑。”

令人惊讶的是,吴佳斌的开店方式到了今天,他的做法还是那么超前。按照传统,相当一部分成功的连锁企业大多是先自己开店,发展壮大后再慢慢开始起诉连锁经营。吴家彬另辟蹊径:先是来到上海,注册成立了上海老磨坊豆业有限公司,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连锁项目。显然,他接近目标的方式和他早期的知识积累有关。他还记得美国《商业周刊》上的调查:连锁经营的成功率是80%,而自己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0%。

与很多连锁企业先开直营店的方式不同,吴佳斌老磨坊的第一家店是加盟商开的。实际上,这相当于企业并没有任何产品,只是向加盟商推销一种理念。在当时没有样板店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吴佳斌是如何吸引加盟商的?

据吴佳斌介绍,其实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只有8万元左右。仅有的8万元,吴佳斌竟然花了一大半在招商宣传册和广告投入上,另一半用来生产第一台豆制品机。这样的资金匹配,对于资金并不宽裕的吴佳斌来说,需要一定的勇气。也许是李宁和太阳神的成功给了他大胆尝试的勇气。

那么,吴佳斌在不拥有任何单店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出老磨坊的连锁流程的呢?他的方法是根据连锁经营的一般规则拟定一个连锁文本,用这个文本说服第一个加盟商。

同时也费了好大劲才把豆腐机从笼子里弄出来。据吴佳斌介绍,第一家加盟商敲定的时候只有“半台机器”。落实加盟商后,吴佳斌和加工厂连夜加班,知道加盟商提前两个小时到了,他们终于调试完了。直到现在,老磨坊的加盟商从老磨坊买来的机器,依然是吴佳斌委托贴牌生产。略有不同的是,最初的机器成本比较高,5万左右,现在只要3万。

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店面装修。众所周知,豆制品利润比较薄,那么薄的利润,用得着按照设计要求装修吗?第一家加盟店在邻居狐疑的目光中,按照实际情况提前装修的很漂亮。

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门终于向客人敞开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销售的第一天相当受欢迎,附近的居民排队购买旧磨坊的豆制品。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这里的豆制品都是现场制作的,让人吃起来很放心,价格适中也是一大因素。有一天销售收入居然达到了1000元,第二天就攀升到了1800元。就这样,第一家加盟连锁成功运营。

吴佳斌给后面想加盟连锁的人算了一笔账:根据初期加盟商的投入(设备费、加盟费、装修费等。),6万元左右可以用来开一家老磨坊连锁店,在上述利润水平上,每月利润可以达到1万元左右,这样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通过口碑,老磨坊豆制品连锁的盈利示范效应,带来了更多的加盟伙伴。到2001年,老磨坊的豆制品连锁店已经超过50家。这时,另一个矛盾尖锐地出现了。

矛盾在于原料的分配。此时加盟商一般会在前一天下午通过电话或传真向配送中心提交第二天的订单,配送中心一般会在给加盟商发货后在当地收款。由于通常金额较小,吴佳斌决定提前支付,以进一步简化发放流程。这确实大大提高了效率。

另一方面,在经营品种上,老磨坊也遵循开放的发展思路。2002年以前,老磨房连锁式是豆制品单链,产品有老豆腐、豆浆、豆腐脑等豆制品。虽然加盟店数量越来越多,但经营品种过于单薄,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豆制品利润空间确实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老磨坊决定开始拓展连锁项目。

老磨坊的豆制品连锁店一般设在菜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磨坊人自然注意到了人们的早餐问题。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在路边摊上吃的,而这类摊点的卫生往往难以保证,尤其是一些油炸食品,大多存在质量和重复使用的问题。显然,这些都与更注重生活品质的人的诉求相悖。基于这样的认识,老磨坊适时开了一家简餐示范店:老磨坊豆花屋。这是一家经营豆腐干、油条等传统小吃的简易连锁餐厅,为顾客提供美味、营养、卫生的方便食品。为了做出有自己特色的小吃,老磨坊还专门开了一家。

发部,与知名餐饮集团合作或直接聘请高级面点师,进行命题开发。据说,光油条的开发他们便花去了数万元。

 

  很快,两元钱就能解决早餐的中式快餐模式,已使“老磨坊豆花屋”成为老磨坊的主打项目。但进一步的探索开发并没有停止。当吴佳宾得知在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居民有买现磨米的习惯(当地人叫做白金米),便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研究,白金米的营养成分远高于普通的米,所以一直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于是,吴佳宾通过韩国朋友的帮助,直接从韩国引进了机器,打造出了另一个连锁项目:“白金米铺”。如今,现做现卖的白金米铺已经开到了50余家。

  此外,在老磨坊的高速扩张中,成功的市场推广也是功不可没的。吴佳宾总结了老磨坊的三种市场推广模式。最朴素的是口碑相传。加盟店在店面设计中便特意使加盟电话印在门楣的招牌上,结果是经常会有欲加盟者在实地考察后,通过这个电话与公司联系加盟事宜。其二,是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最后一个,也是对老磨坊的推广贡献最大的,是举办各种推介会,其中的秘诀是与政府的再就业工程成功结合。

  在老磨坊的推广手册上,有一个叫做“四化“的经营策略,即:风格本土化、价格平民化、经营简约化、品种个性化。其平民化的路线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定价上,而且也在加盟成本上尽量压低,再压低。

  几万元的进入门槛,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小商户和下岗职工,与政府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合上了拍,自然得到了政府的强力支持。在上海,老磨坊成了再就业工程重点扶持企业和样板单位,在天津、杭州等地,老磨坊通过与当地的再就业中心合作举行项目推介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便捷、最经济的方。